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全黨全國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積極應對困難和挑戰,推動解決深層次矛盾,各方面工作扎實推進,經濟發展開局總體平穩,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會議同時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仍然存在,一些困難不容低估,潛在風險需要高度關註。
  對於目前出現的經濟下行,應該如何看待?一個客觀的事實是,本屆政府在去年建立後,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堅持將經濟轉型作為政府工作重點,通過簡政放權,斬斷政府“亂摸市場的手”來培育和釋放市場活力。但是,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經濟結構中長期積累下來的深層次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因此,目前的經濟下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認為是政府主動調整宏觀調控手段的一個自然結果。
  分析一季度出現的一些重要數據,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儘管經濟運行不像以往那樣高增長,但隨著由簡政放權帶來的市場活力正在逐步釋放出來,經濟在低位運行中保持了足夠的能量。國家能源局4月15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27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其中3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更是達到45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用電量增速一向被認為是反映經濟走勢的重要指標,而一季度的用電量數據顯示了我國經濟整體上仍在合理運行區間,特別是3月份用電回升加快,說明經濟走勢已在上升途中。
  經濟下行,最讓人擔心的是會影響就業,但從一季度的情況來看,就業形勢還是可以保持謹慎樂觀的。人社部在4月25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披露,今年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44萬人,略高於去年同期,季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8%,保持在較低水平。就業平穩,顯示了我國去年底推出的企業登記制度改革的效果,國家工商總局4月16日發佈的信息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達到6177.94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2.1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註冊資本金106.3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9.25%。這也表明經濟體制改革的效果已經在顯示出來,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次轉移的目標正在逐漸釋放出市場活力。
  當然,在對目前的經濟形勢保持樂觀判斷的同時,對於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困難也不可忽視。此次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這是一個很有現實針對性的要求。在我國過往的經濟發展中,一些地方政府過度推崇虛擬經濟,導致一些領域炒作成風,使經濟運行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脆弱性,也給經濟轉型增加了現實的難度。實體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持實體經濟,實際上是要求現行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更多地傾向於農業和工業生產,給社會穩定和就業提供基礎性保障。對此,此次政治局會議做出了很具體的安排,包括完善一些農產品的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加快下達撥付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合理調節流動性水平,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和社會事業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這體現了中央對未來經濟調控的精準安排,只要實體經濟有足夠的活力,社會穩定、民生安定就有了基本保證,經濟運行中即使個別領域出現問題,也不會釀成影響全局的後果。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要堅持現有政策基調。會議同時要求,要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政策內涵,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政治局會議的這個要求在中央政府最近就經濟運行作出的部署中已經有所體現,最近召開的幾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確定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研究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範圍,向民營資本開放80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項目,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的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這種政策內涵的調整與以往單純為了拉升G D P而出台的政策已經有很大不同,而是更註重於以支持實體經濟來夯實經濟基礎,它們對於我國經濟運行的長效作用,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煥發出來。  (原標題:[社論]發展實體經濟,為就業提供基礎性保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k64rkmnb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